综述: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振奋香港社会桃红汤姆叔叔首页的用户社区建设与互动机制一份施政报告振奋香港社会各界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施政报告记者会。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新华社香港9月18日电 题: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振奋香港社会各界
新华社记者
沿用代表活力和延续性的绿色封面,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发表了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围绕经济和民生两大主轴,对香港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作出规划部署。
香港各界表示,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彰显了特区政府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值得肯定与全力支持。
这是5月12日拍摄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风光。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以更大勇气推动改革
施政报告将改革理念贯穿全篇,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完善公务员评核机制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制定专属法律以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充分展示改革破局的决心意志。
“改革是一条主线,改革的理念体现在提升行政效能、化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加民生福祉等诸多方面。”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表示,施政报告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令特区政府部门的责任更加清晰,提升各个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香港《大公报》发表社评表示,“部门首长责任制”将权责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层级分明,主体责任分明,这是强化特区政府治理体系的关键一招,也是对公务员体系的一次深度革新,激励公务员积极进取,进而形成高效、务实、负责的工作文化,提升特区政府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等各领域的决策和执行能力。这种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改革勇气,展现了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新气象。
“只要每位公务员都以专业精神履职尽责,凡事多走几步,定可为香港增添动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政府施政成果带来的裨益。”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说,施政报告明确部门首长的行政责任,同时提出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目的是提升治理能力,回应市民和新时代的要求。
香港中华联谊会会长郑翔玲表示,施政报告关于北部都会区的系列部署,引人瞩目。北部都会区不仅是解决香港土地房屋问题、促进产业多元的关键所在,更是香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将这一蓝图高效转化为现实成果,报告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系统性的具体措施,令人振奋。
这是2019年9月20日航拍的香港科学园。新华社记者 楚雄 摄
以更大决心加快发展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全球第三;全球竞争力重返三甲;香港5所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中跃升至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过去一年特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施政报告针对产业发展、巩固国际中心地位、创新科技、文体旅协同发展、鼓励生育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短中长期措施,为香港未来发展奠下坚实基础。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施政报告提出制定促进招商的政策包,并增加灵活性,让香港更有条件吸引全球各地企业落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科中心和人才枢纽的优势更好结合,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医疗医药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各界人士认为,施政报告对产业发展厘清方向、重点,通过灵活批地、税务优惠、资金补助和人才培育等,促推先进制造业、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等新兴产业,让人们看到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相结合推进经济转型落地落实。
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表示,施政报告着力推动新兴产业建设,为香港经济注入动能。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并简化相关行政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新兴产业进驻,以及加大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多元措施,将持续提升香港创科实力,引领香港把握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施政报告在持续致力发挥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和“文化、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切合时代新需要。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黄友嘉表示,全力支持特区政府致力提升香港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多元人才,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说,施政报告提出“无处不旅游”、积极开拓客源、发展游艇旅游、深化好客文化等,为香港旅游业的未来勾画清晰发展图景。
这是2024年3月6日拍摄的香港过渡性房屋项目博爱江夏围村住宅大楼。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
“安居生活 关爱共融”是此次施政报告中的民生专章,也是篇幅最长的一章,针对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等9个重点范畴提出切实解决方案,着力提速提质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过去3个月公众咨询期内,特区政府举办40多场咨询会,李家超多次带领同事“落区”倾听民意,与市民真诚深入交流,咨询期内共收到逾10100份意见书。
陈国基表示,施政报告充分展现本届特区政府始终贯彻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其中多项惠民措施涵盖房屋、交通、医疗、劳工、扶贫、安老等不同方面,切实回应社会诉求,让市民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建设更宜居、更温暖的香港。
丰富置业阶梯、加快公屋流转、公布《运输策略蓝图》、设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屠海鸣说,新一份施政报告,解决“老大难”民生问题的路子更熟了、解决新的民生问题的思路更活了、解决忧难事项的措施更实了、解决系统性的民生问题更具前瞻性了。
“改善民生实现‘硬供给+软体验’的双重升级。”香港经济智库主席石柱表示,未来五年18.9万个公屋单位的供应目标,较本届特区政府上任时增长80%,这一硬核数据直击住房痛点。将住房供应与北部都会区开发相结合的思路,打破“建屋就减产业用地”的困局,实现民生与发展协同推进。
“医院管理局会秉持增加保障、减少浪费的原则,保障贫、急、重、危的病人病有所医,推动公营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公营医疗服务质量。”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表示,全力配合特区政府的政策方向,全面落实公营医疗收费改革的各项措施。
香港《文汇报》社评表示,综观整份施政报告,可以看到特区政府坚持改革、破除藩篱的决心和意志,凝聚最广泛社会合力,带领全港同心同行,砥砺奋进,努力将美好施政蓝图化为生动现实,充分释放推动香港前行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